《海上丝路情》
一张老照片,承载了一段记忆,这段记忆,又带领我们回顾了那段历史。
时光的流逝不只是时代的变迁,更是一个企业从无到有,由小至大的跃升历程。
广州港,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运输港口,曾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,也历经硝烟弥漫的年代,英国军舰的炮弹,摧枯拉朽般轰毁港口、炮台……,肉眼所见之处瓦砾迸溅,雉堞残垣。
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航运秩序逐步建立,华南航道局进入复兴阶段,沉寂的广州港迎来第一代激情的开拓者,他们使用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落后设备,艰难地开垦着华南建港的处女地,为心中的信仰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新中国的港口建设上。
““中波友谊号”挖泥船钢笔画是耄耋之年的叶秋林至今珍藏的一幅画。这幅钢笔画不仅佐证了老人的青春风华,更见证了建港初期的艰辛历程。”建港大会战“是一个时代的回音,夏季闷热的气候和50多度的船舱都不减他们建港的热情,当时年仅26岁的叶秋林满怀激情的作下此画,如今翻开,当时的场景经过老人的叙述慢慢跃然脑海。
21世纪初,南沙龙穴岛滩涂遍布,一片荒芜。“当年六七月份出来干活时,太阳很晒,一天下来,皮都脱了一层。”不到三年,4个深水泊位便在码头伫立,广航人的建港速度在南沙得到极致体现。
如今,南沙港码头上已经布满了集装箱,港口旁停靠的轮船和起吊机依次排列,这片曾经的山海水田在一代代建设者手中实现了更辉煌的巨变。
作为一名广航人,为祖国的港口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便是青春的答卷。
一代接一代,一棒传一帮,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奋进,挑战不可能。
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,广航青年把自己置身在时代浪潮中,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激情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他们用点滴之火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。